有一方既古老又神奇,既包容又開放的熱土,這就是日益崛起的——
湘潭縣位于長江中游平原與江南丘陵的交錯地帶,湖南省中部偏東,湘江下游西岸,北緯27°20′00″~27°50′44″,東經112°25′30″~113°03′45″。東與株洲市天元區和株洲市淥口區相連,東南隔湘江與衡東縣相望;南與衡山縣接壤,西南與雙峰縣相鄰;西與湘鄉市接界,西北與韶山市毗連;北與寧鄉縣相接、與湘潭市雨湖區、岳塘區隔漣水、湘江相望。地貌輪廓為西北、西南、東南三面高,中部和東北部...【詳細】
湘潭縣位于湖南省中部偏東,湘江下游西岸,東與株洲市天元區和淥口區相連,東南隔湘江與衡東縣相望;南與衡山縣接壤,西南與雙峰縣相鄰;西與湘鄉市接界,西北與韶山市毗連;北與寧鄉市相接、與湘潭市雨湖區、岳塘區隔漣水、湘江相望
境內荊洲老虎坑、錦石鄉堆子山發現大溪文化時期聚落遺址(屬湘中四大大溪文化遺址),從這里收集的彩繪陶器等文物,證明早在距今5000年左右,縣內先民已由狩獵、采集活動,進入畜牧、水稻生產階段,形成定居。 商周時期,境內
礦產資源湘潭縣已探明儲量的礦產有主要有煤、錳、鉛磷、石膏、海泡石、矽砂、石灰石、鐵、金、高嶺土、白云石和礦泉水等。植物資源縣域內屬中亞熱帶東部常綠闊葉林亞林帶,按植被區系劃分,屬華中偏東亞系。過去對天然植被利用不當,致使
湘潭縣位于湖南省中部偏東,面積2132.8平方公里,轄易俗河、譚家山、中路鋪、白石、茶恩寺、河口、射埠、花石、青山橋、石鼓、云湖橋、烏石、石潭、楊嘉橋14個鎮,分水、錦石、排頭3個鄉,共17個鄉鎮、351個行政村(社區)
2001年,縣委、縣政府提出“主攻工業,提升農業,大力發展第三產業”發展思路,推動工業園區建設,易俗河經濟開發區和新縣城建設以及縣域經濟發生全新變化。 2005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達到75.16億元,財政收入達到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