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縣易俗河鎮2021年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評價報告
湘潭縣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www.yqfq.com.cn 發布時間:2022-05-31 16:52
|
部門概況 |
單位名稱 |
湘潭縣易俗河鎮人民政府 |
|
年度預算金額 |
8294.71萬元 |
|
|
主管部門 |
湘潭縣人民政府 |
|
|
單位基本職能 |
(1)制定和組織實施經濟、科技和社會發展計劃,制定資源開發技術改造和產業結構調整方案,組織指導好各業生產,搞好商品流通、協調好本鄉與外地區的經濟交流與合作,抓好招商引資,人才引進項目開發,不斷培育市場體系,組織經濟運行,促進經濟發展。 (2)制定并組織實施村鎮建設規劃,部署重點工程建設,地方道路建設及公共設施,水利設施的管理,負責土地、林木、水等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的保護,做好護林防火工作。 (3)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民政、計劃生育、文化教育、衛生、體育等社會公益事業的綜合性工作,維護一切經濟單位和個人的正當經濟權益,取締非法經濟活動,調解和處理民事糾紛,打擊刑事犯罪維護社會穩定。 (4)按計劃組織本級財政收入和地方稅的征收,完成國家財政計劃,不斷培植稅源,管好財政資金,增強財政實力。 (5)抓好精神文明建設,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提倡移風易俗,反對封建迷信,破除陳規陋習,樹立社會主義新風尚。 (6)完成上級政府交辦的其它事項。 |
|
|
績效完成情況 |
部門整體支出管理和使用基本情況 |
始終認真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行政單位會計制度》等法律法規,各項經費支出嚴格按照政府采購、國庫集中支付等有關規定執行。同時我鎮先后制訂了《湘潭縣易俗河鎮預算管理制度》、《湘潭縣易俗河鎮政府采購管理辦法》、《湘潭縣易俗河鎮財務管理制度》、《湘潭縣易俗河鎮支出管理制度》、《湘潭縣易俗河鎮固定資產管理辦法》等相關制度,明確了經費審批權限及程序,經費預算、核算管理、資產購置與處置、財務監督等。在“三公”經費管理方面,規范了公務接待的審批管理,較好地控制了行政運行成本。 2021年部門整體支出8294.71萬元,按支出性質分類為:基本支出8294.71萬元(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5825.34萬元,國防支出7.98萬元,公共安全支出213.14萬元,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3萬元,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302.39萬元,衛健康支出167.82萬元,節能環保支出53.87萬元,城鄉社區支出313.9萬元,農林水支出1661.16萬元,災害防治及應急管理支出60萬元)。 |
|
績效目標完成情況 |
2021年以來,我鎮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五中、六中全會精神,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緊扣“三提一領”奮斗目標,全面完成了2021年度各項工作任務,有力推動了易俗河鎮經濟社會持續穩定健康發展。 (一)抓黨建,雙基建設不斷夯實。一是堅持組織建設,增強凝聚力。嚴格落實“三會一課”制度,邀請市政策理論宣講員、縣委黨校專家來鎮、村授課,舉辦黨委書記、黨組織書記等各級黨課60余堂。強化黨員發展入口關,全年共接收預備黨員80人,預備黨員轉正68人。壯大集體經濟,穩步推進“四站融合”工作,谷洪、煙塘和京竹等三個村年度集體經濟均突破40萬元,新虎、新塘等6個村“四站融合”工作正在積極推進。積極發展“兩新”黨組織,成立了湖南天騏成建設工程有限公司等三個非公黨支部。二是堅持隊伍建設,增強戰斗力。圓滿完成村(社區)“兩委”換屆,共選出“兩委”干部278人,“兩委”平均年齡39.30歲,對比上屆平均年齡降低6.1歲,大專及以上學歷177人,較上屆增加108人,“一肩挑”全部實現,干部性別、年齡、學歷結構進一步優化。通過宣傳發動、自愿報名、部門聯審、黨委審議等程序,選派24名鎮級干部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助力鄉村振興。三是組織“六個一”,增強向心力。精心組織“六個一”系列活動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即一堂主題黨課、一次主題黨日活動、一次“我為群眾辦實事”黨員志愿服務活動、一次對困難黨員群眾等群體的走訪慰問、一次“兩優一先”表彰和一次紅色教育。全鎮共評選出167名“優秀共產黨員”,11名“優秀黨務工作者”以及10個“先進基層黨組織”,為490名黨齡50年以上的老黨員頒發“光榮在黨五十年”紀念章,慰問困難黨員19人,極大地激發了廣大干部群眾“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的干勁。四是抓牢意識形態,提升話語權。加強組織領導,明確意識形態主體責任,共召開意識形態專題部署會4次,分析研判會6次,聯席會議2次。成立志愿者協會,開展了“最美洛口人”系列評選活動,統籌協調網絡宣傳管理和輿論引導工作,推進網上正能量傳播,今年來,中央、省、市、縣媒體上稿440余篇,有效處理各類輿情信息600余條開展黨史學習教育、黨的理論政策宣講200余場,利用道德講堂、市民學校等陣地,主題黨日、學習強國、黨報黨刊等平臺,拓寬學習內容,深化學習效果。五是堅持黨風廉政建設,增強實效性。堅決糾治“四風”,持續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和不正之風,構筑拒腐防變的思想道德防線。通過組織觀看警示教育片、召開警示教育會和專題民主生活會、進行廉政談話、開展各類專項督查、高質辦理信訪案件等方式,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全年共受理信訪舉報14件,對違紀違規黨員干部黨紀政務立案22人,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開展提醒談話26人次,誡勉談話5人次。均起到了較好的教育警示和震懾作用。 (二)抓發展,經濟實力穩步提升。一是經濟指標穩進向好。我鎮采取多種舉措強力抓好經濟調度工作,科學研判形勢,對經濟指標逐個分析,精準發力,壓實黨政負責人及經濟部門的責任,確保各項目標任務如期完成。2021年稅收任務38680萬元,截至12月底,我鎮完成39086萬元,占本年度任務的101.05%;非稅任務260萬元,截至12月底完成311.86萬元,占年度任務的120%。二是服務發展強勁有力。始終堅持以服務天易經開區為己任,積極承接各項社會事務,主動做好項目護建、征地拆遷、綜治維穩工作,為經開區的項目建設提供良好的外部發展環境。我鎮全年共配合經開區協調處理項目建設過程中的各類問題60余起,組織召開各項目群眾工作會議200余次,實行“護建行動”10次,出動護建人員超600人次。三是項目建設如火如荼。市重點工程項目梅林橋現代農業示范園項目累計完成投資過5億元,形成以果蔬種植、休閑旅游、研學體驗等為主的農業綜合體,聚藝視界研學園梅林橋基地如期試營業。積極推進尚合農業科技公司、眾鑫牛場、湘軍農牧等重點項目建設。白云建材小鎮建設加速推進,五家企業組團入駐,共籌資800萬元,已完成一期土地征收、規劃編制、開發方案等工作。率先在全縣試點增減掛鉤項目,完成麥子石片區九九礦業57畝礦區復墾復綠工作。 (三)抓“三農”,鄉村振興全面鋪開。一是完成脫貧攻堅的有效銜接。壓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扎實做好防止返貧監測與幫扶工作,開展防止返貧監測問題集中排查整改,消除風險點。結合農業產業發展,率先在梅林橋、谷洪、麥子石等村培育農業公司、新型經營主體,結合水果+、蔬菜+、花卉苗木(紅桎木)及龍蝦養殖、蓮魚共養等模式調整多種經營的產業布局。二是農業生產常抓不懈。抓牢糧食安全,全面治理耕地拋荒,在郭家橋、銀塘村打造連片早加晚優500畝示范區,全鎮種植優質稻達到2萬畝以上,優質稻種植比例達90%以上,完成大戶購買水稻保險18戶共5315.278畝。推動尚合、偉鴻、正邦等生豬復能復產項目建成投產,發展以郭家橋片區蔬菜(絲瓜),麥子石村花卉苗木(紅桎木),南蘋星創、谷洪、石壁等村龍蝦養殖、蓮魚共養,梅林橋、谷洪、高橋村等水果+、蔬菜+等特色農業。三是基礎設施日漸完善。加強對農村人飲安全工程建設,分別對現梅林橋、麥子石水廠進行提質改造。大力開展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全年共修繕山塘、渠道等水利設施90余處,全鎮堤垸整修22.52公里,河渠掃障210公里。完成道路硬化指標1.9公里,日常養護鄉道19.38公里、村道65.608公里,橋梁373.2米,保障農村公路的完好。安全和暢通。四是生態宜居持續向好。致力于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筑牢“綠心”保護長效機制。健全污染防治快速反應機制,完成中央環保督察組交辦件6件,群眾環保投訴問題51起。配合完成金洲化工有限公司重金屬污染場地風險管控(EPC)項目,全年完成全民義務植樹18.5萬株,完成造林面積750畝,全鎮生態環境持續向好。五是農改工作逐步推進。開展農村土地確權頒證和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成員身份認定工作,有序推進農村宅基地改革,保障設施用地、產業發展用地需求。開展農村自治實踐,完善運用好村規民約,充分發揮村民理事會功效,推進殯葬改革,弘揚公序良俗,有序推進在寶塔村的縣域公益性墓地建設。 (四)抓治理,社會事務穩步推進。一是常態化疫情防控嚴防嚴控。共計篩查大數據18080條,在與株洲交界處設立9個交通卡點,嚴格對入潭出潭的車輛進行防疫檢測和登記。大力開展新冠疫苗接種宣傳工作,做到“應接盡接”,截至目前,我鎮累計接種新冠病毒疫苗459149劑次。二是社會大局安全平穩。開展“安全生產三大行動”、“打非治違”、“強制法防事故”行動等專項治理行動,強化部門聯動,開展聯合執法,今年共發現安全隱患和問題2783處隱患,立案28起,經濟處罰22萬元,收繳非法物資共計4.3萬元,責令停產整頓企業1家,行政拘留4人。開展道路交通安全頑瘴痼疾專項整治,強化食品安全和農村市場規范管理。圓滿完成了特護期各項信訪維穩安保工作任務,成功化解了陳氏家族集訪問題、緩解了轉城戶群體上訪問題。三是文明創建效果鞏固。14個社區均成立創建工作整治小分隊,深入大街小巷開展多種多樣的志愿服務活動500余次,重點整治“無物業小區”,打造了如鳳凰山莊、蓮鄉公寓等一批示范性小區,總結推廣和宣傳表彰先進管理經驗,形成以點帶面的工作成效。四是城區治理有效提升。深入推進城區小區治理,加大老舊小區的環境衛生整治和基礎設施完善,探索基層黨建引領“五治融合”社會共同體建設,使政治凝人心、自治聚合力、法治揚正道、德治樹新風、智治強服務。深入開展民情大走訪,2021年我鎮取得民調工作全市前28名的好成績,切實解決群眾最關心、最迫切、最直接的問題。五是武裝工作穩步推進。全面嚴格落實黨管武裝制度,堅持黨委書記親自抓、武裝部長具體抓,定期召開黨委會議專題研究武裝工作,解決武裝工作中存在的重點難點問題(如人員配備、經費保障等),當好指揮領導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抓好民兵政治教育,提高廣大民兵應急支援和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疫情防控、創文期間,全體基層民兵積極參與守卡點、送物資、消毒、文明勸導等工作。“八一”前夕,組織慰問復退、傷殘軍人,進一步融洽軍地關系。2021年,我鎮完成兵役登記620人,全年民兵參訓5次,參軍入伍27人。 回首一年,我們取得了一定成績,在總結成績的同時,我們必須清醒的意識到,全鎮經濟社會發展中仍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一是農村地區基礎設施比較薄弱,水、電、路等基礎設施還需進一步完善;二是全鎮信訪壓力比較突出,民生訴求多元、社會矛盾交織,社會治理任重道遠;三是城區社區管理有待優化,亟需建立有效的常態機制;四是由于各級防范和化解債務風險,以及縣對我鎮的財政體制原因,導致政府財政運轉資金缺口較大。這些都需要我們在今后的工作中高度重視,采取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
|
|
存在的問題分析及改進措施 |
存在的問題 |
1、鄉鎮專項資金難以預計,且難以估計來源渠道。 2、預算指標下達不及時,造成實際支出與預算不匹配。 3、體制基數與財政總預算支出不匹配。 4、鄉鎮具體工作存在不確定性,導致に惚嘀樸朧導手蔥杏脅鉅臁� 5、財政收支矛盾突出,我鎮作為城關鎮,城市管理、信訪維穩、社區管理、民生保障等支出逐年增大。 |
|
改進措施 |
1、按照預算單位實際情況做足預算,減少非政策性預算調整。 2、公用經費定額管理需待代完善。 3、鄉鎮專項資金應在年初的時候根據政府下達的工作任務,合理的預算好專項項目的成本費用列支情況,必要的時候聘請中介機構進行造價的合理估算,集體決議后統一上報,大力整合各項財政資金,集中投向專項項目,保證項目的正常運作。 |
|
|
其他需要說明問題 |
1、因鄉鎮人員安排全部由縣里統一安排,鄉鎮無權安排,造成鄉鎮財政供養人員控制率過高。 2、是農村地區基礎設施比較薄弱,水、電、路等基礎設施還需進一步完善。 3、全鎮信訪壓力比較突出,民生訴求多元、社會矛盾交織,社會治理任重道遠;三是城區社區管理有待優化,亟需建立有效的常態機制。 4、城區社區管理有待優化,亟需建⒂行У某L啤� |
- 全部留言
- /
- 評論
- 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