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縣白石鎮2023年工作計劃
湘潭縣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www.yqfq.com.cn 發布時間:2023-02-09 09:20
2023年,我鎮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省市工作部署和縣委“三提一領”戰略目標,以白石文化為依托,以鄉村振興為契機,充分利用自身獨特的文化底蘊和產業優勢,突出重點補短板、放大優勢強產業,以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為突破口,實現鎮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建設宜居宜業宜游的特色小鎮。重點聚焦五個方面:
(一)始終聚焦促進產業融合發展。我們將把產業融合作為實現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切入口和突破點,一是農業結構不斷優化,進一步壯大農業產值。力爭實現全鎮規模化糧食生產突破2.5萬畝,繼續抓好非結構調整區的糧食生產,確保糧食年產量穩定在2萬噸以上,生豬出欄數提高到3.8萬頭。二是以農業特色為基礎,進一步拓展特色產業鏈條。鼓勵村級集體經濟探索和發展更大規!耙淮逡黄贰,引導有想法、有能力的本土企業擴大生產,努力發展一批經過省級認證的綠色農產品,打造打響特色品牌。充分發揮傳統優勢產業防腐保溫產業的優勢,積極幫助解決勞動力就業問題,切實幫助農民增收致富。三是加大招商引資力度,進一步搭建發展平臺。以商會和同心鄉賢理事會為主導,搭建企業家交流溝通、優勢互補、共謀發展的平臺,持續開展“迎老鄉、回故鄉、建家鄉”交流活動和招商引資活動,推動產業鏈招商、親情招商、以商招商,實現防腐保溫、文旅等特色優勢產業的聚群發展和抱團發展。2023年重點推進白石農夫生態農業擴建及年生產茯苓5000噸基地建設項目,計劃引進2-3家企業,助推1-2家企業升規升限,孵化打造更多縣重點項目。積極構建政銀企對接平臺,緩解部分企業融資難題;認真做好生產企業的幫扶和周邊環境協調工作;進一步做大做強總部經濟,幫助協調落實相關的扶持政策,千方百計增加財稅收入。四是不斷深化以農促旅,進一步豐富休閑旅游。依托齊白石文化旅游區,大力發展第三產業,打造“觀光、消費、體驗”為一體的立體農旅產業,實現社會效益、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良性循環。
(二)始終聚焦打造白石文旅品牌。以籌備第六屆齊白石國際文化藝術節和齊白石誕辰160周年為契機,緊緊錨定齊白石國際藝術村規劃,實現融合發展。一是繼續完善齊白石故居基礎設施及服務設施建設,積極與省、市內高校,美協、作協、書協等文藝協會展開合作,在寫生、研學、文藝創作、文藝培訓等方面發力,吸引市場主體進駐,盤活閑置農宅。二是以齊白石故居為圓心,輻射紫荊湖、尹氏宗祠、安定林場等自然人文景觀,支持白石人家生態農業產業發展,推動農旅、文旅、體旅融合發展。打造集精品農業、觀光農業于一體的特色產業;三是維護好景區及周邊環境,利用白石旅游環線、安定林場山道,策劃徒步、登山、半馬、山地自行車等文體賽事活動,四是堅持在電商化上下功夫。堅持市場化運作,依托齊白石文化旅游區,打造“觀光、消費、體驗”為一體的立體農旅產業,通過“互聯網+”平臺,暢通和拓寬銷售渠道,讓特色農產品、文化藝術品走出白石,實現社會效益、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良性循環。
(三)始終聚焦推動生態文明建設。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以美麗宜居村莊為導向,持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發揮好村級環境衛生理事會、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等組織的積極作用,積極創建美麗鄉村示范村,組織美麗庭院評選工作,推進美麗屋場、廁所革命建設,繼續完善推廣農村生活垃圾有償服務處理付費制度。全面落實林長制和河長制,開展水源地和林業資源保護,加強湘江和朝陽渠沿線綜合整治。加大生態保護綜合執法力度,鞏固禁捕退捕工作成效。深化文明創建常態機制,打造高標準蓮鄉“里手”服務品牌,廣泛開展公民道德素養教育、文明餐桌、文明家庭、文明旅游、微宣講等活動,豐富群眾精神生活。
(四)始終聚焦提升群眾生活品質。一是進一步加強作風建設,優化政務服務大廳設置及人員配備,加強業務培訓,推動落實一件事一次辦,不斷提高行政效率,提升政務服務效能。二是進一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開展好防返貧問題排查整改工作,完善常態化防返貧動態監測與幫扶工作機制。三是進一步強化民生保障。推動城鄉醫療保險收繳,加強城鄉救助、養老和托幼服務體系建設,落實最低生活保障和困難人員供養制度。四是進一步筑牢疫情防控屏障,不斷推進疫苗接種,不斷強化宣傳引導,保障居民正常生產生活。
(五)始終聚焦提高社會治理效能。充分運用“綜治平安、便民服務、綜合執法和應急管理”4大基層治理平臺。一是統籌鎮各專業委員會安全示范標準,完善好各項應急預案,增強各站所工作合力,進一步加強企業安全生產規范化建設,抓牢抓實交通、消防、食品等各行業各領域監督管理及隱患整治,深入開展打非治違,切實加強防災減災應急演練,堅決消除森林火災隱患,堅決做到“打早打小打了”,堅決防范交通亡人等各類安全事故發生。二是進一步深化平安建設。細化網格化管理,持續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持久開展禁毒斗爭,積極做好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及時受理、按期辦結群眾合理合法訴求,切實提高群眾滿意率,打通服務“最后一公里”。三是加快培育創新社會治理模式,進一步完善“家校社企政”全域共育互育的協同治理模式,努力提升社會治理水平和服務群眾的能力。
- 全部留言
- /
- 評論
- 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