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縣發展和改革局2020年度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評價報告
湘潭縣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www.yqfq.com.cn 發布時間:2021-05-28 16:04
|
單位名稱 |
湘潭縣發展和改革局 |
|
年度預算金額 |
我局2020年收入預算1941.24萬元,其中:財政預算撥款收入1941.24萬元;2020年度支出預算1941.24萬元,其中:基本支出預算676.52萬元,項目支出預算1264.52萬元。 |
|
主管部門 |
|
|
|
(一)擬訂并組織實施全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人口發展、糧食流通和物資儲備發展戰略、中長期規劃、年度計劃和政策措施。牽頭組織統一規劃體系建設,負責縣級專項規劃、區域規劃、空間規劃與全縣發展規劃的統籌銜接。受縣人民政府委托,向縣人民代表大會提交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報告。 (二)統籌協調經濟社會發展。研究分析國內外、縣內外經濟形勢和社會發展情況,監測預測預警全縣宏觀經濟和社會發展態勢,提出宏觀調控措施和建議,協調解決宏觀經濟運行中的重大問題。 (三)參與擬訂財政政策、金融政策、土地政策等,匯總、分析政策的執行情況。負責企業債券發行的審查和申報,監督發行企業債券募集資金的使用。 (四)研究擬訂綜合性經濟體制改革方案,協調有關專項經濟體制改革方案,會同有關部門做好專項經濟體制改革之間的銜接。牽頭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出優化所有制結構和企業組織結構的建議,協調推進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 (五)研究提出全縣利用外資和境外投資的戰略、規劃、總量平衡和結構優化的政策,負責全縣全口徑外債的總量控制、結構優化和監測工作,協調解決有關重大問題。會同相關部門組織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推動完善基本經濟制度和現代市場體系建設。 (六)推進落實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和重大政策,組織擬訂相關區域規劃和政策。貫徹落實國家中部崛起、長株潭城市群發展的政策措施。協調推進長株潭一體化建設和“3+5”城市群戰略協作與分工。研究分析區域經濟和城鎮化發展情況,組織編制實施全縣區域經濟協調發展規劃,會同有關部門研究擬訂全縣城鎮化發展戰略和重大政策措施。擬訂并組織實施全縣以工代賑等規劃和計劃。 (七)組織擬訂綜合性產業政策,負責協調第一、二、三產業發展的重大問題并統籌銜接相關發展規劃和重大決策。協調推進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研究并協調農業和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有關重大問題,銜接農村專項規劃和政策。會同有關部門擬訂服務業發展戰略和重大政策。牽頭負責全縣物流發展工作,擬訂現代物流業發展戰略、規劃和政策,協調物流業發展重大布局。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和擬訂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產業技術進步的戰略、規劃和政策,實施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宏觀指導,協調解決重大技術裝備推廣應用等方面的重大問題。綜合研判消費變動趨勢,擬訂實施促進消費的綜合性政策措施。 (八)推進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會同相關部門擬訂推進創新創業的規劃和政策,提出創新發展和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和政策措施。研究提出產業集群發展相關政策措施。會同相關部門規劃布局全縣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組織擬訂并推進實施高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政策,協調產業升級、重大技術裝備推廣應用等方面的重大問題。 (九)負責投資綜合管理,擬訂全縣固定資產投資總規模和投資結構的調控目標、政策及措施,會同相關部門擬訂政府投資項目審批權限和政府核準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目錄。負責政府投資項目審批,組織實施政府投資項目計劃安排、評審論證、方案優化、估算審查、后評價等工作。提出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建議,協調推進投資項目審批制度改革。規劃全縣重大建設項目和生產力布局,按規定權限審批、核準、備案重大項目,協調平衡需要安排政府投資和涉及重大建設項目的專項規劃。負責全縣重大項目庫建設和重大項目前期工作,研究提出全縣中長期和年度重點建設項目、政府投資項目計劃并組織、協調實施。指導、協調全縣招標投標工作。負責政府投資項目代建制實施的指導、協調和監督管理工作。擬訂并推動落實鼓勵民間投資政策措施。牽頭組織特重大自然災害的災后恢復重建規劃編制,協調有關重大問題。 (十)負責重要商品總量平衡和宏觀調控。編制重要農產品、工業品和原材料進出口總量計劃并監督計劃執行,根據經濟運行情況對進出口總量計劃進行調整。協助省市擬訂國家戰略物資儲備規劃,會同有關部門管理糧食、棉花和食糖等儲備。 (十一)負責全縣社會發展與國民經濟的政策銜接。參與擬訂科學技術、教育、文化、衛生、民政等發展政策。會同有關部門統籌推進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提出促進就業、調整收入分配、完善社會保障與經濟協調發展的政策建議。協調社會事業發展和改革中的重大問題及政策。 (十二)研究經濟社會與資源、環境協調發展的重大戰略問題。組織擬訂發展循環經濟、全縣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規劃及政策措施并協調實施。參與編制生態建設、環境保護規劃,協調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能源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等工作。綜合協調節能環保產業和清潔生產促進有關工作。統籌協調和優化能源結構,監測分析能源發展狀況、運行和市場供應情況,統籌協調全縣電力運行保障工作,做好全縣能源供需總量平衡,落實能源體制改革。主管全縣(除城鎮燃氣管道和煉油、化工等企業廠區內管道保護之外)的石油天然氣管道保護工作。 (十三)宣傳貫徹執行國家的價格法律法規、方針政策。負責市場物價形勢分析和發展趨勢預測。負責市場重要商品的市場價格監測分析工作,研究擬訂涉及價格、收費方面的重大改革方案,組織實施價格總水平控制。負責價格成本調查和監審。 (十四)組織編制全縣國民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協調發展的規劃、計劃,組織實施國民經濟動員和裝備動員有關工作。 (十五)負責全縣糧食市場體系建設,研究提出全縣糧食宏觀調控、縣級儲備糧總體發展規劃和品種目錄的建議,組織實施全縣戰略和應急物資儲備的收購、輪換的日常管理,落實有關動用計劃和指令。負責糧食流通和物資儲備體制改革工作。 (十六)負責縣級儲備糧的行政管理,承擔全縣糧食統計和糧食市場監測預警工作。指導協調最低收購糧食等政策性糧食購銷和糧食產銷合作,保障軍隊糧食供應。負責糧食流通監督檢查,對管理的政府儲備、企業儲備以及儲備政策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十七)負責縣域范圍內糧食收購、儲存、運輸環節糧食質量安全和原糧衛生的監督管理,組織實施糧食庫存檢查工作。負責全縣糧食流通、加工行業安全生產工作的監督管理。承擔所屬物資儲備承儲單位安全生產的監管責任。承擔糧食安全責任制考核的組織實施工作。 (十八)負責糧食和物資儲備基礎設施建設和管理。組織編制糧食流通、加工和物資儲備基礎設施建設規劃。管理有關儲備基礎設施和糧食流通設施投資項目。承擔糧食和物資儲備信息化建設工作。指導糧食流通和物資儲備的科技創新、技術改造。 (十九)統籌推進信用體系建設工作。 (二十)完成縣委、縣政府交辦的其他任務。 |
|
部門整體支出管理和使用基本情況 |
一、內設機構 湘潭縣發展和改革局系行政單位,內設機構13個:綜合辦公室(經濟體制綜合改革股)、政策法規股(審批服務股、價格認證股)、農村經濟股、工業交通能源環資股、第三產業辦公室(社會事業發展股、商務流通股)、價格管理和成本調查股、糧食和物資儲備股(糧食產業發展和糧食安全監管股)、財務審計股、離退休人員管理服務股、湘潭縣重點建設項目事務中心、湘潭縣政府投資項目評審中心、湘潭縣價格監測服務中心、湘潭縣“兩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事務中心。 二、人員情況 2020年部門預算編報范圍本部門核定編制人數42名,年末實有在職人員45名,其中行政人員15名,事業人員29名,機關后勤人員1人;退休人員54名。 2020年末實有車輛1臺。 三、預算安排情況 我局2020年年初收入預算1941.24萬元(一般財政公共預算撥款收入1941.24萬元);其中:基本支出預算676.52萬元(工資福利支出595.22萬元,商品和服務支出72.57萬元,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8.73萬元);項目支出預算1264.72萬元。 2020年預算調增298.32萬元,其中:基本支出調增198.32萬元(均為政策性調整);項目支出調增100萬元,為解決糧食收購貸款信用保證金出資。 2020年預算內收到中央、省級轉移支付專項資金指標9,596.00萬元。 四、預算執行情況 (1)我局2020年度決算總收入5770.72萬元,其中:財政預算內撥款5144.10萬元,其他資金收入626.62萬元。 (2)2020年度總支出5624.74萬元,其中基本支出1096.08萬元(工資福利支出823.47萬元、商品和服務支出184.44萬元、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支出58.02萬元、 資本性支出30.14萬元);項目支出4528.66萬元。 2020年度收支結轉結余145.98萬元。 (3)“三公經費”情況:“三公經費”年初預算21萬元,實際支出12.75萬元,“三公經費”控制率為60.71%。 五、預算管理情況 我局始終認真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政府會計制度》等法律法規,各項經費支出嚴格按照政府采購、國庫集中支付等有關規定執行。同時我局制定了財務管理辦法以及各類專項資金使用辦法,并建立了《內部控制手冊》,明確了經費審批權限及程序,經費預算管理、財務收支管理、資產購置與處置、財務監督,開展公用經費使用監督和績效評估,進一步落實厲行節約的各項規定,確保“三公經費”使用合理合規,較好地控制了行政運行成本。 單位按規定時限和規定內容公開部門預算、決算以及績效自評報告,各項應向社會公開的信息及時、完整、真實。 單位按照《采購法》的要求,對達到政府采購限額的貨物和服務都進行了政府采購,執行率100%。 |
|
部門整體 支出績效 |
2020年我局在在縣委、縣政府正確領導下和省、市發改委的精心指導下,單位較好的完成了各項目標工作任務,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社會公眾滿意度不斷提升。根據2020年度部門整體支出分析,部門整體支出績效情況如下: 1.努力克服突如其來的疫情沖擊,全面推進“奮戰一百天,實現雙過半”活動,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02億元,增長3.6%(預計,同比,下同);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49.5億元,同比增長10.3%;產業投資完成196.9億元,增長13%;高新技術投資完成21.8億元,占產業投資比重為11.1%;工業技改投資完成97.3億元,占產業投資比重為49.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39436元,增長4.7%,經濟運行總體平穩。 2.規劃編制有序開展。先后編制完成《涓水綠色經濟帶規劃概念方案》《縣城城鎮化補短板強弱項實施方案》,12月22日,《湘潭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綱要》順利通過縣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審議。 3.爭資爭項全面推進。成功策劃項目26個,到位資金19297萬元,其中中央預算內投資17810萬元,省級投資1487萬元,全面完成年度爭資爭項目標任務。 4.創新服務機制,穩步推進重大項目建設。全縣計劃鋪開114個重點項目建設,年度投資152億元。為加快在建和前期項目進度,通過全面推行重大項目“一會兩函”審批模式和扎實開展“奮力奔跑合力攻堅”項目競賽活動,實現開工建設重點工程項目110個,開工率96.5%;完成投資135.8億元,占年度投資計劃的89.4 %,年內已竣工投產和建成投入使用的項目44個。縣城市防洪工程涓水(鳳凰西路~勝利閘段)項目、子敬初中、貴竹學校二期、湘蓮大道三期等一批基礎配套和民生工程建成投運;佳海食品醫藥產業園、胖哥耀晨食品生產基地、海泡石科技產業園、聯海商貿城、雙禾米業倉儲精選配送基地等項目竣工投產或試投產;廣州酒家、胖哥耀晨、云龍教育集團初中部等參加市級競賽活動多次被評為優秀。花石新隆鉛鋅尾礦庫治理項目、鐵道路口“平改立”建設項目正有序推進。 5.破除發展壁壘,啟動“告知承諾制”“容缺機制”代辦制,重大投資項目推行“并聯審批”“一會兩函”的審批模式,全力為企業“松綁”,為群眾“解絆”,為市場“騰位”,全年累計備案項目369個,總投資507.11億元;政府投資審批項目142個,總投資363.89億元。 6.加大降本減負力度。對落戶縣城區的企業供水、供電、供氣明確取消立戶費,尤其是新冠疫情以來,支持性電價政策折扣電費合計1726.3萬元,復工復產用氣優惠金額318.8萬。 7.完善社會信用體系。全面推進信息數據歸集共享,信用平臺數據歸集總數18.94萬條,其中雙公示4418條。配合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專項資金項目聯審,對34家企業進行了信用審查。 8.集聚各方力量,深入推進“三大攻堅”。脫貧攻堅方面,全縣實施易地扶貧搬遷的建檔立卡貧困戶80戶,老宅拆舊復墾率100%。不動產權證辦證率100%。實現穩定就業92人,享受交通補貼61人,一次性求職創業補貼14人,確保實現有勞動能力且有就業意愿的搬遷家庭至少有1人就業;組織全體機關干部對花石鎮雙橋村、石鼓鎮歇馬村共92戶貧困戶進行一對一幫扶。全面推進消費扶貧工作,全年消費扶貧總額12.9萬元,牽頭安裝消費扶貧智能專柜305臺,全面接入社會扶貧網;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方面,嚴控政府投資項目準入,評審政府性投資項目28個,同比削減政府性投資2898萬元;積極申報地方專項債,通過對接政策,從政府專項債券、新增中央投資、融資專項等方面精心策劃包裝項目225個,成功申報專項債券2.19億元,爭取抗疫特別國債資金1.11億元。污染防治方面,全力推進了花石新隆鉛鋅尾礦庫防治和邯鄲港黑臭水體治理。有序推進綠心生態修復,完善定期巡查機制,每月15日、30日定期對生態綠心地區進行無人機全覆蓋航拍,階段性組織多部門實施地面聯合巡查,全面掌握綠心動態。 9. 全力保供穩價,有效保障社會民生。價格聯動保消費預期。全年出動監測調查375人次,落實價格監測數據調查8375個,上報國家價格監測數據2732個,數據上報合格率100%。疫情以來,密切關注糧、油、肉、蔬菜、蛋等生活必需品價格變化,及時做好市場消費預期,全面督促協調落實全縣城鄉低保戶、特困戶、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孤兒、退役軍人優撫對象、貧困下崗失業人員等6類困難群眾臨時價格補貼發放,完成群眾補貼46.01萬人次,補貼總額1580.71萬元。真抓實干保糧食安全。一方面真抓實干保糧食安全,積極推進3280噸省級儲備糧輪換和6000噸新增任務,實現入庫率100%,入庫進度居全市第一。增強糧油應急供應和調控能力,在原有縣級儲備糧10000噸的基礎上新增10000噸縣級儲備糧,其中包括1400噸成品糧儲備,另新增140噸食用植物油儲備。多措并舉保能源安全。編制完成《湘潭縣油氣長輸管道突發事件應急預案》,構建縣、鄉鎮、油氣長輸管道企業三級聯動應急預案體系。確保迎峰度夏、迎峰度冬期間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完善儲氣調峰輔助市場服務機制,依托儲氣調峰平臺實現2020年冬季前完成不低于年用氣量5%的儲氣能力,確保了天然氣平穩供應。大力推進新能源建設,完成了花石、白石等風電項目立項,并爭取到省級風電項目存量指標。 |
|
存在的問題 |
1.基本支出預算控制率有待降低。扣除客觀因素影響,2020年度我局基本支出預算控制率為121.08%。主要是部分支出年初無預算或預算不足。 2、項目支出預算調整率較高。主要原因是爭取的上級項目資金通過我局預算內撥款直接轉撥付至項目單位,而導致年中項目調整較大。 |
|
改進措施 |
1.做好、做細預算基礎工作,提高預算的準確性,進一步加強業務股室的預算管理意識,在資金安排和年初預算審核時,結合實際,分類研究,科學測算,合理安排,統一支出標準,進一步提高預算編制的科學性、嚴謹性和可控性。 2.進一步建立健全績效管理相關制度,把績效評價作為部門日常性工作,建立績效評價管理工作考核的長效機制,并制定切實可行的預算績效管理實施方案,不斷加強績效評價工作的管理水平,有效提升單位的工作效率,并進一步提升對單位財政資金的管理和監督,加強對資金的使用效率和效果的重視。 |
|
其他需要說明問題 |
無 |
2020年“菜籃子工程”項目支出績效評價報告
|
部門概況 |
專項名稱 |
菜籃子工程 |
|
年度預算金額 |
50萬元 |
|
|
項目主管部門 |
|
|
|
項目立項目的 |
加強我縣菜籃子工程建設,調劑我縣蔬菜價格市場,支持我縣經濟社會發展。 |
|
|
績效情況 |
項目支出管理和使用基本情況 |
2020年度“菜籃子”工程扶持資金項目由縣財政安排預算50萬元,截至2020年12月31日,項目資金到位50萬元,項目支出43萬元,項目預算執行率86%。 菜籃子”工程扶持資金項目嚴格按照《湘潭縣“菜籃子”扶持專項資金管理辦法》進行管理,對符合“菜籃子”項目申報條件、服從政府穩定市場價格調度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蔬菜種植大戶進行扶持。項目資金支出設置了項目明細賬,做到了專賬核算、專款專用,且費用開支用途具體清晰,支出審批程序健全、規范。 |
|
項目績效目標完成情況 |
項目從申報、審核、資金分配以及扶持資金撥付,所有流程都按照文件要求,按時按質完成了對38家合計蔬菜種植面積達到9700畝的產業龍頭化企業和農業專業合作社的資金扶持。 |
|
|
存在的問題分析及改進措施 |
存在的問題 |
無 |
|
改進措施 |
無 |
|
|
其他需要說明問題 |
無 |
2020年兩型社會建設項目支出績效評價報告
|
部門概況 |
專項名稱 |
兩型社會建設 |
|
年度預算金額 |
50萬元 |
|
|
項目主管部門 |
|
|
|
項目立項目的 |
貫徹落實2020年省、市“兩型”社會建設工作部署,進一步調動社會各界參與“兩型”社會建設的積極性,深入推進我縣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 |
|
|
績效情況 |
項目支出管理和使用基本情況 |
2020年度兩型社會建設項目由縣財政安排預算50萬元。截至2020年12月31日,該筆項目資金已全部下達至項目單位,資金到位率達100.00%。 截至2020年12月31日,2020年度兩型社會建設項目實際支出共計50萬元,項目資金預算執行率100%。 2020年度兩型社會建設項目嚴格按照《湖南省兩型社會建設專項資金管理辦法》(湘財建[2018[3號)以及《湘潭縣兩型社會建設專項資金管理辦法》進行管理,項目資金支出設置了項目明細賬,做到了專賬核算、專款專用,各項支出具體用途清晰,支出審批程序健全、規范,充分發揮了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 |
|
項目績效目標完成情況 |
2020年度兩型建設項目的目標基本得到實現,完成對兩型村莊11個,兩型項目5個,兩型企業3個的資金支持,為兩型社會建設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
|
|
存在的問題分析及改進措施 |
存在的問題 |
未及時調整績效指標,如年初設定的指標中有對兩型社區、景區的資金計劃,在項目實施中資金分配方案沒有對社區、景區的資金分配,應及時調整績效指標,避免指標前后不一致影響績效評價結果。 |
|
改進措施 |
加強項目支出全過程的績效管理,業務實施部門與財務部門及時溝通聯系,提高績效指標設置質量,加強項目管理,重產出也重過程重管理。 |
|
|
其他需要說明問題 |
無 |
地方儲備糧及臨儲糧補貼費用項目支出績效評價報告
|
部門概況 |
專項名稱 |
地方儲備糧及臨儲糧補貼費用 |
||||||||||||||||||||
|
年度預算金額 |
368萬元 |
|||||||||||||||||||||
|
項目主管部門 |
|
|||||||||||||||||||||
|
項目立項目的 |
落實我縣糧食應急預案,增強對糧食市場異常波動和突發事件的應對能力,確保我縣糧食市場的基本穩定。 |
|||||||||||||||||||||
|
績效情況 |
項目支出管理和使用基本情況 |
一、項目概況 根據國務院《糧食流通管理條例》,為落實我縣糧食應急預案,增強對糧食市場異常波動和突發事件的應對能力,確保我縣糧食市場的基本穩定,承儲縣級儲備糧1萬噸,臨儲糧2993噸。費用補貼標準為:縣儲糧155.66萬元/年,其中:保管費用100萬元/年、輪換費用42.33萬元/年、收購費用13.33萬元/年;臨儲糧44.93萬元,其中:收購費用15萬元、保管費用29.93萬元/年。用于糧食收購的費用全部從中國農業發展銀行貸款,全年貸款利息在168萬元左右(<貸款金額>*4.35%<年利率>)。 根據湘潭縣人民政府辦公室(潭政辦函【2008】104號《關于實施縣級儲備糧計劃的通知》以及湘潭縣糧食局、縣財政局、縣發展和改革局、農發行湘潭縣支行(潭糧發【2010】17號文件)《關于實施新增1500噸縣級儲備糧計劃的通知》;湘潭縣人民政府辦公室(潭縣政辦函【2015】83號《關于落實新增縣級儲備糧的通知》10000噸縣級儲備糧。 湘潭縣裕湘糧食購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裕湘公司),是在原云湖橋國家糧食儲備庫改制的基礎上成立的國有獨資企業。公司于2005年11月注冊登記,注冊資金560萬元,擁有資產總額為9400余萬元,其中:擁有倉容總量8.2萬噸、日產100噸精米生產線一條、年產2萬噸飼料生產線一條;是一家集糧食收購、銷售、儲存及深加工于一體的綜合型糧食購銷企業。公司現有員工31人,全部是從原國有糧食系統改制下崗職工中聘用的,其中:黨員19人、大專以上學歷9人。現有庫存糧食31409噸,其中:省級儲備糧11000噸,縣級儲備糧14000噸、市級儲備(租倉)糧4407噸、地方臨儲糧2002噸。公司內設機構為:辦公室、倉儲管理部、財務部、市場營銷部、大米廠。裕湘公司是中央儲備糧代儲庫、湖南省骨干糧庫、湖南省糧食倉儲企業規范化管理示范庫,是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糧食產業化龍頭企業。公司屬湘潭市糧食收購大戶,常年收購量4萬噸左右,為促進我市的糧食生產、種糧農戶的增收和確保國家糧食安全作出了應有的貢獻,真正發揮了國有糧食購銷企業的主渠道作用。 二、項目績效目標 1.項目長期目標: 落實糧食應急預案,確保我縣糧食市場的基本穩定,確保縣級儲備糧的正常輪換及儲存安全。 2.項目年度目標: 項目實施公司按質按量保管好10000噸縣級儲備糧和2993噸臨儲糧。 項目主管單位根據項目實施企業完成進度及質量,及時撥付項目資金,確保縣級儲備糧的正常輪換及儲存安全。 3.預期主要的經濟、政治和社會效益 此項目是一項民生工程,項目的實施增強了我縣對糧食市場異常波動和突發事件的應對能力,既保證了我縣糧食市場的基本穩定,同時在每年的輪換時,糧食的推陳出新可帶動農戶增收277.8萬元左右(全縣人均耕地面積八分左右,按戶平均5人計算,畝產1800斤(雙產),即可帶動2778戶增收,每畝增收250元左右。 即:0.8畝*5人=4畝 4畝*1800斤=7200斤(3.6噸) 10000噸/3.6噸=2778戶 2778戶*4畝*250元=277.8萬元。 4. 資金到位及執行情況 地方儲備糧及臨儲糧補貼費用項目由縣財政安排預算368萬元,截止2020年12月31日,該筆項目資金已全部下達,資金到位率達100.00%。 地方儲備糧及臨儲糧補貼費用項目實際支出374.71萬元,預算執行率101.82%。其中:支付2019年7-12月縣儲糧、臨儲糧利息費用77.88萬元;10000噸縣級儲備糧保管費用、輪換、收購費用155.66萬元;2020年1-6月利息費用116.23萬元;2019年度地方臨儲糧早谷2993噸收購、保管費用24.95萬元。 3.項目資金管理情況分析 我局采用目標管理模式對項目進行運作,年初將年度工作目標按指標分解到責任部門和責任人,對項目前期申報、項目審批、實施管理、驗收保管等各個環節進行實地核查,保證了地方儲備糧補貼費用項目資金安全運行和高效使用。加強對項目資金的管理和監督工作,項目資金做到專款專用,項目資金支出設置了項目明細賬,做到了專賬核算、且費用開支用途具體清晰,支出審批程序健全、規范。 4.項目組織及管理情況分析 為更好地加強對項目的組織管理,湘潭縣裕湘糧食有限公司對10000噸縣級儲備糧嚴格按照儲備糧管理制度采用了專倉專人管理,具體情況如下表:
成立了專門的管理小組對項目的實施進行全程監管: 組 長:馬春茹 副組長:成湘軍 組 員:張治糧、郭太光、黃慶文 |
||||||||||||||||||||
|
項目績效目標完成情況 |
我局較好的完成了地方儲備糧補貼項目資金績效目標,項目的實施效果較佳,主要產生的效果及效益表現如下 : 1、項目經濟性分析 此項目是一項民生工程,項目的實施增強了我縣對糧食市場異常波動和突發事件的應對能力,既保證了我縣糧食市場的基本穩定為糧食安全解決了后顧之憂,也可以持續帶動農民增收,提高農戶種糧積極性。在每年的輪換時,糧食的推陳出新可帶動農戶2778戶每年每戶增收1000元左右。增收277.8萬元左右(全縣人均耕地面積八分左右,按戶平均5人計算,畝產1800斤(雙產),即可帶動2778戶增收,每畝增收250元左右。 2、項目效率性分析 加強了對各級儲備糧的監管,實現了儲備糧數量真實、質量可靠、輪換及時。強化了儲備糧吞吐調節作用,確保了全縣軍供民需和流通的正常秩序,全縣科學儲糧、安全儲糧水平明顯提高,倉容緊張局面得到有效緩解。 3、項目效益性分析 此項目是一項民生工程,為糧食安全解決了后顧之憂,也可以持續帶動農民增收,提高農戶種糧積極性。 4、項目的可持續性 建立健全可持續性保障機制,確保儲糧安全,用來應對重大自然災害或者其他突發事件,確保維護我縣糧食安全和市場穩定。 |
|||||||||||||||||||||
|
存在的問題分析及改進措施 |
存在的問題 |
項目資金超支;利息費用預算編制缺少對利率變動的合理估算。 |
||||||||||||||||||||
|
改進措施 |
按實際資金需求編制項目資金預算,提高項目資 金預算執行率,避免項目資金短缺。 |
|||||||||||||||||||||
|
其他需要說明問題 |
無 |
2018年地方臨儲糧稻谷處置價差項目支出績效評價報告
|
部門概況 |
專項名稱 |
2018年地方臨儲糧稻谷處置價差 |
|
年度預算金額 |
372.5692萬元 |
|
|
項目主管部門 |
|
|
|
項目立項目的 |
為認真落實國家、省、市糧食處置政策,切實保障區域糧食安全,抓實“六保”舉措,落實“六穩”目標,堅決落實食品安全“四個最嚴”要求,切實保障我縣糧食安全。 |
|
|
績效情況 |
項目支出管理和使用基本情況 |
根據國務院《糧食流通管理條例》,2018年度收購儲存地方臨儲糧19960噸全部處置銷售,根據文件縣級財政補貼范圍有:處置價差3,211,134.93元、定額損耗4,91,016.00元、監管費用21,320.39元、拍賣手續費2,220.73元。2018年地方臨儲糧稻谷處置價差項目由縣財政安排預算372.5692萬元。截至2020年12月31日,該筆項目資金已全部下達至項目單位,資金到位率達100.00%。 截至2020年12月31日,2018年地方臨儲糧稻谷處置價差項目實際支出372.5692萬元,項目資金預算執行率100%。 2018年地方臨儲糧稻谷處置價差項目資金嚴格按照局專項資金管理制度進行管理及撥付,項目資金支出設置了項目明細賬,做到了專賬核算、專款專用,各項支出具體用途清晰,支出審批程序健全、規范,充分發揮了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 項目實施單位裕湘公司成立了以倉儲部為中心的項目指揮部,由項目單位法人代表擔任總指揮。倉儲部、檢驗中心部和財務部三大職能部門,融合了分工與合作的工作機制,對項目的實施進行全程監管。 |
|
項目績效目標完成情況 |
此項目是一項民生工程,為我縣糧食安全解決了后顧之憂,可持續帶動農民增收,提高農戶種糧積極性。該項目預期目標完成情況如下: 1.處置銷售2018年度收購的地方臨儲糧19960噸。 2.完成了對項目實施單位的資金補貼372.5692萬元,具體為處置價差321.11萬元、定額損耗49.10萬元、監管費用2.13萬元、拍賣手續費0.22萬元。 3.收購19960噸地方臨儲糧,可帶動農戶增收299萬元左右(全縣人均耕地面積八分左右,按戶平均5人計算,畝產800斤(單產),即可帶動12475戶增收,每畝增收60元左右)。 |
|
|
存在的問題分析及改進措施 |
存在的問題 |
儲備糧價差由于稻谷鎘含量的問題影響了稻谷的銷售,導致價差越來越多,給企業和財政增加了很大的負擔,財政資金補貼不能及時到位。 |
|
改進措施 |
政府加大儲備糧財政資金補貼力度。 |
|
|
其他需要說明問題 |
無 |
2020年度十四五規劃編制項目支出績效評價報告
|
部門概況 |
專項名稱 |
"十四五"規劃編制 |
|
年度預算金額 |
160萬元 |
|
|
項目主管部門 |
|
|
|
項目立項目的 |
“十四五”規劃是實現全面小康后,開啟現代化建設新征程的第一個五年規劃,為全面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幸福蓮鄉提供可靠的規劃保障和科學的政策指引。編制好“十四五”規劃是黨中央、國務院的一項重大部署,是當前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一件大事,縣委縣政府必須抓緊抓好的一項重大任務。 |
|
|
績效情況 |
項目支出管理和使用基本情況 |
2020年度"十四五"規劃編制項目由縣財政安排預算160萬元。截至2020年12月31日,資金已全部下達至項目單位,資金到位率達100.00%。2020年度"十四五"規劃編制項目支出69.87萬元,預算執行率43.67%。 我單位在該項目的實施中,資金管理和預算執行方面能夠遵守各項規章制度,年初設定的各項績效目標均已完成,"十四五"規劃編制項目效果明顯,工作按進度完成良好。為全面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幸福蓮鄉提供可靠的規劃保障和科學的政策指引。 |
|
項目績效目標完成情況 |
2020年"十四五"規劃編制項目達到了年初設立的績效目標,在實施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形成了《湘潭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四五”規劃基本思路》初稿。 |
|
|
存在的問題分析及改進措施 |
存在的問題 |
項目預算執行率偏低。項目預算執行率43.67%,主要原因是已經簽訂合同的項目款項按合同比例需跨年支付。 |
|
改進措施 |
對于未支付的款項,向財政部門辦理資金結轉手續,來年按合同進度進行申請支付,以保障"十四五"規劃編制項目的順利開展。 |
|
|
其他需要說明問題 |
無 |
- 全部留言
- /
- 評論
- 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