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縣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湘潭縣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www.yqfq.com.cn 發布時間:2020-07-29 10:50
2019年,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形勢和經濟下行的巨大壓力,在湘潭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縣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導,緊緊圍繞“挺進全國百強縣、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兩大目標,堅持“強工惠農”發展思路,全面實施“五大計劃”,持續開展“五大競賽”,扎實做好“六穩”工作?h域經濟及各項社會事業保持持續健康發展。
一、綜合
縣域經濟總體平穩。全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85.0億元,增長8.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59.1億元,增長2.5%;第二產業增加值259.0億元,增長9.5%;第三產業增加值166.9億元,增長7.1%。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地區生產總值55681元。三次產業結構比為12.2:53.4:34.4,第一、二、三次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3.6%、69.8%和26.6%。
實事工作全面完成。全縣承辦的24項省市重點民生實事全面完成工作任務,其中新增城鎮就業、自然村通水泥路、減少義務教育大額班、農村危房改造、城鎮棚戶區改造、孕產婦免費產前篩查、農村適齡婦女和城市區低保婦女“兩癌”免費檢查、推行“一村一輔警”、改(新)建農村戶用廁所、新增農村通自來水人口、中小學教室燈光照明提質改造、特困供養老人和低保老人家庭適老化改造、免費為新生兒進行遺傳代謝病篩查等13項工作超額完成全年目標任務。
二、農業
農業生產穩步進行。全縣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02.0億元,增長2.7%。全縣糧食播種面積8.0萬公頃,糧食總產量59.9萬噸,下降1.8%;蔬菜播種面積2.0萬公頃,增長3.8%,蔬菜產量61.6萬噸,增長2.6%;油料播種面積1.1萬公頃,增長5.45%,油料產量1.9萬噸,增長6.8%。水產品產量4.5萬噸,增長8.6%;禽蛋產量1.9萬噸,增長4.4%;全年出欄肉豬116.5萬頭,下降20.0%;出欄牛0.8萬頭,增長82.6%;出欄羊5.6萬頭,增長8.2%。
農業基礎持續鞏固。全年水利工程投入資金3.0億元,開工各類水利工程0.75萬處,完成水利工程土方石750萬立方米。新增農田有效灌溉面積0.5萬畝。全縣年末農業機械總臺數31.68萬臺,總動力達144.7萬千瓦。糧食機耕率達98.0%,機收率達98.4%,機播率達37.2%。農作物機械化率達70.8%。
三、工業和建筑業
規模工業穩步增長。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總產值667.4億元,增長12.0%,完成規模工業增加值197.4億元,增長8.9%,其中天易示范區完成規模工業增加值154.4億元,增長9.7%,占全縣規模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78.2%。全縣規模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619.2億元,增長12.2%,實現利潤總額22.2億元,增長15.5%。
建筑業發展平穩。全縣實現建筑業增加值42.7億元,增長13.8%。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筑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3億元,增長4.6%。房屋建筑施工面積318.3萬平方米,增長16.4%,其中新開工面積153.4萬平方米,下降7.0%;房屋建筑竣工面積172.6萬平方米,下降5.7%。
四、固定資產投資
投資保持較快增長。全縣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6.2%。其中:產業投資172.9億元,增長26.6%;工業投資126.4億元,增長8.0%;基礎設施投資11.9億元,下降36.7%;高新技術產業投資21.4億元,增長89.9%;民生工程投資11.2億元,增長95.8%;生態環境投資5.0億元,增長42.8%;房地產開發投資38.1億元,增長5.1%。
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全年商品房銷售面積106.1萬平方米,增長5.2%,其中住宅銷售面積89.3萬平方米,下降5.7%。商品房銷售額59.7億元,增長25.7%,其中住宅銷售額45.4億元,增長8.1%。
五、國內貿易
消費市場持續活躍。全縣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6.3億元,增長10.7%,其中限額以上法人批發零售、住宿餐飲企業實現零售額18.4億元,增長16.3%。
六、對外貿易和招商引資
對外貿易平穩增長。全年進出口總額21986萬美元,增長30.4%,其中,出口總額21843萬美元,增長31.2%;進口總額142萬美元,下降30.6%。
招商引資效果凸顯。全縣共引進新項目93個,其中過億元項目13個,引進500強企業4個。實際引進境內省外資金67.4億元,增長26.7%,實際利用外資15049.5萬美元,增長24.5%。
七、交通和旅游
交通建設上新臺階。全年完成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投資17.8億元,增長66.5%,其中干線公路建設10.9億元,農村公路建設5.2億元,農村公路養護1.8億元。完成2019年脫貧攻堅自然村通水泥路904公里,窄路加寬94.4公里;完成安防工程849公里,危橋改造8座。建制村通客車率達100%。湘蓮大道三期、青山大道、白馬公路、青山河石鼓段河堤加固等干線公路建設穩步推進,德懷大道、青山大道已完成交工驗收,湘蓮大道三期一標段、青山大道、白馬公路一標段主體工程建成通車。
旅游產業蓬勃發展。全年接待游客1146.1萬人次,增長11.1%,實現旅游綜合收入93.0億元,增長6.3%;其中境外入境游客2.02萬人次,實現境外入境旅游收入4640萬元,增長13.9%。
八、財政和金融
財政收入結構優化。全年完成財政總收入287747萬元,增長0.2%。其中稅收收入222614萬元,增長6.1%,占財政總收入的比重為77.4%,較上年提高4.3個百分點。
金融市場運行穩健。年末全縣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456.0億元,增長5.8%;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360.7億元,增長16.1%。
九、教育和科學技術
教育事業持續推進。全縣有中等職業教育學校5所,招生人數1790人,在校學生4810人,畢業生1621人,教職工412人。普通高中9所,招生人數6037人,在校學生17846人,畢業生6402人,教職工1606人。初中學校60所,招生人數9377人,在校學生28741人,畢業生10131人,教職工2576人。普通小學140所,招生人數8793人,在校學生48781人,畢業人數7431人,教職工2658人。特殊教育學校1所,在校學生68人,教職工12人。幼兒園在園幼兒22539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均為100%。落實義務教育保障資金9186.6萬元,發放普通高中國家助學金562.9萬元;發放中職國家助學金165.1萬元,資助中職學生1651人次;落實中職免學費資金1023.6萬元,資助中職學生8530人次。
科技事業不斷進步。全縣實現高新技術產業總產值409.5億元,增長13.4%;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129.5億元,增長14.1%,占GDP的比重為26.7%。全年專利申請量623件,授權量284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量134件,增長57.7%;發明專利授權8件。
十、文化、衛生和體育
文化事業繁榮發展。年末全縣有群眾藝術館、文化館1個,公共圖書館1個,博物館、紀念館1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目錄1個,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目錄1個,藝術表演團體2個。年末全縣有線電視用戶達6.6萬戶,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100%,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90%。全年放映農村公益電影7775場。
衛生事業不斷發展。年末全縣共有醫療衛生機構803個,其中醫院11個,婦幼保健院1個,?萍膊》乐卧1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個,衛計綜合監督執法局1個,鄉鎮衛生院17個,診所、衛生所、醫務室218個,村衛生室553個。衛生技術人員4603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1745人,注冊護士2163人。年末醫院、鄉鎮衛生院共有床位3808張。
體育事業健康發展。年末全縣共有體育場地1548個,其中體育館2座,運動場223個,游泳池10個,各種訓練房106個。全年開展全民健身項目16項次。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年末,全縣戶籍人口97.65萬人,常住人口87.35萬人,其中,城鎮人口41.23萬人,農村人口46.12萬人,城鎮化率47.20%。全年出生人口9608人,出生率9.61‰,死亡人口6446人,死亡率6.45‰,人口自然增長率3.16‰。按民政部門統計,全縣60周歲以上老年人口206228人。
居民收支穩步增加。全縣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647元,增長9.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665元,增長8.1%;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76元,增長8.9%。全縣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8006元,增長8.2%。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1650元,增長8.5%;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5833元,增長8.9%。
社會保障全面發展。全縣城鎮新增就業人員6756人,失業人員再就業1490人,城鎮登記失業率3.38%。全年獲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城鎮居民2187人,全年累計發放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資金954.3萬元。全年獲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農村居民17279人,全年累計發放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資金5114.3萬元。特困供養對象84997人,發放特困供養資金5340.8萬元。年末各類養老機構床位7670張。全年銷售社會福利彩票6137.8萬元,籌集社會福利資金1410萬元,直接接收社會捐贈8.47萬元。年末,參加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人數15832人,參加企業單位養老保險人數45392人,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人數510516人,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人數45296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數762117人,參加生育保險人數28323人,參加失業保險人數29005人,參加工傷保險人數60013人。
十二、資源、環境和安全生產
生態環境更加優美。年末全縣耕地保有量65300公頃,基本農田面積55020公頃。全年完成造林面積1266公頃,其中荒地造林面積0.1萬公頃,增長230%,年末實有封山育林面積1333公頃,活立木蓄積量463.9萬立方米,增長4.0%,森林覆蓋率達46.3%。有自然保護區1個,面積0.45萬公頃。
安全生產形勢穩定。全年共發生安全生產經營性事故26起,下降18.8%,死亡25人。
注:1、本公報為初步統計數。
2、地區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計算。
- 全部留言
- /
- 評論
- 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