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縣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湘潭縣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www.yqfq.com.cn 發布時間:2019-04-19 10:01 點擊量:1
2018年,面對復雜多變的國內外經濟環境和較大的經濟下行壓力,在湘潭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縣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挺進全國百強縣、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奮斗目標,堅持“強工惠農”發展思路,深入推進“五大計劃”,強力推動“五大競賽”。縣域經濟保持穩定增長,各項社會事業穩步發展。
一、綜合
縣域經濟平穩增長。全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43.6億元,增長8.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51.2億元,增長2.6%;第二產業增加值229.9億元,增長7.5%;第三產業增加值162.5億元,增長12.9%。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地區生產總值51175元。三次產業結構比為11.5:51.8:36.7,第一、二、三次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5.0%、44.8%和50.2%。
實事工作全面完成。全縣承辦的28項省市重點民生實事全面完成工作任務,其中新增城鎮就業、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自然村通水泥(瀝青)路、提質改造農村公路、新增農村公路安保設施、農村危房改造、城鎮棚戶區改造、孕產婦免費產前篩查、農村適齡婦女和城市區低保婦女“兩癌”免費檢查等9項工作超額完成全年目標任務。
二、農業
農業生產平穩發展。全縣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87.5億元,增長3.4%。全縣糧食播種面積9.04萬公頃,糧食總產量62.6萬噸,下降 8.3%;蔬菜播種面積1.92萬公頃,蔬菜產量60.1萬噸,增長9.4%;油料播種面積1.05萬公頃,油料產量1.11萬噸,增長38.9%。水產品產量4.18萬噸,增長5.2%;禽蛋產量1.85萬噸,增長3.5%;全年出欄生豬92.59萬頭,下降3.2%;出欄牛0.46萬頭,增長12.2%;出欄羊5.18萬頭,增長8.6%。
農業基礎持續鞏固。全年水利工程投入資金3.99億元,開工各類水利工程1.3萬處,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平方公里,新增農田有效灌溉面積333.3公頃,新增節水灌溉面積339.3公頃。全縣年末農業機械總臺數31.68萬臺,總動力達144.67萬千瓦。水稻機耕率達98.8%,機收率達98.9%,機插率達36.6%,綜合機械化率達75.9%。
三、工業和建筑業
規模工業穩步增長。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總產值593.3億元,增長12.3%,完成規模工業增加值168.7億元,增長7.8%,其中天易示范區完成規模工業增加值129.3億元,增長13.5%,占全縣規模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76.7%。全縣規模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48.7億元,增長10.7%,實現利潤總額19.0億元,增長17.1%。
建筑業發展平穩。全縣實現建筑業增加值23.4億元,增長5.9%。房屋建筑施工面積273.4萬平方米,增長23.5%,其中新開工面積164.9萬平方米,增長25.1%;房屋建筑竣工面積183.0萬平方米,增長35.5%。
四、固定資產投資
投資保持較快增長。全縣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3.5%。其中:工業投資117.1億元,增長28.9%;基礎設施投資18.8億元,下降54.7%;高新技術產業投資11.3億元,增長86.3%;房地產開發投資36.2億元,增長28.3%。
房地產市場較快發展。全年商品房銷售面積101.4萬平方米,增長63.3%,其中住宅銷售面積95.2萬平方米,增長56.6%。商品房銷售額47.4億元,增長106.1%,其中住宅銷售額42.2億元,增長94.5%。
五、國內貿易
消費市場持續活躍。全縣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6.0億元,增長10.3%,其中限額以上法人批發零售、住宿餐飲企業實現零售額15.1億元,增長14.6%。
六、對外貿易和招商引資
對外貿易快速增長。全年進出口總額16860萬美元,增長512.9%,其中,進口總額205萬美元,下降36.5%;出口總額16655萬美元,增長586.0%。全縣有進出口實績企業33家。
招商引資成果顯著。全年共簽約新項目81個,其中投資規模億元以上新項目22個。實際引進境內省外資金53.2億元,增長25.5%,實際利用外資12089萬美元,增長40.1%。
七、交通和旅游
交通建設上新臺階。全年完成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投資10.71億元,其中干線公路建設7.17億元,農村公路建設2.31億元,農村公路養護1.23億元。完成2018年脫貧攻堅自然村通水泥路109公里,窄路加寬160公里,完成會車平臺960個;完成安防工程219公里,危橋改造10座。建制村通客車率達100%。蓮花大道、青山大道、白馬公路等干線公路建設穩步推進,射埠互通至烏石紅色旅游公路一期(德懷大道)主體工程建成通車。
旅游產業蓬勃發展。全年接待游客957.9萬人次,增長17.9%,實現旅游綜合收入86.8億元,增長71.2%;其中境外入境游客1.85萬人次,實現境外入境旅游收入2034萬元。
八、財政和金融
財政收入結構優化。全年完成財政總收入287110萬元,增長0.2%。其中稅收收入209789萬元,增長21.0%,占財政總收入的比重為73.1%,較上年提高12.6個百分點。
金融市場運行穩健。年末全縣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431.0億元,增長7.6%,其中居民儲蓄存款339.1億元,增長5.4%;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310.7億元,增長27.7%。
九、教育和科學技術
教育事業穩步發展。全縣有中等職業教育學校5所,在校學生5023人,教職工421人。普通高中9所,在校學生18348人,教職工1601人。初中學校60所,在校學生29472人,教職工2473人。普通小學142所,在校學生47599人,教職工2462人。特殊教育學校1所,在校學生58人,教職工12人。幼兒園在園幼兒24213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均為100%。落實義務教育保障資金9391.6萬元,發放普通高中國家助學金691.1萬元;發放中職國家助學金367.6萬元,資助中職學生3676人次;落實中職免學費資金1344.2萬元,資助中職學生12025人次。
科技事業不斷進步。全縣實現高新技術產業總產值415.3億元,增長15.7%;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122.3億元,增長16.9%。專利申請372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85件;專利授權270件,其中發明專利授權18件。
十、文化、衛生和體育
文化事業日益繁榮。年末全縣有群眾藝術館、文化館1個,公共圖書館1個,博物館、紀念館1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目錄1個,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目錄1個。年末全縣有線電視用戶達17.9萬戶,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均為100%。全年放映農村公益電影7716場。
衛生事業不斷發展。年末全縣共有醫療衛生機構773個,其中醫院13個,婦幼保健院1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個,衛計綜合監督執法局1個,鄉鎮衛生院17個,診所、衛生所、醫務室200個,村衛生室540個。衛生技術人員3874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1624人,注冊護士1542人。年末醫院、鄉鎮衛生院共有床位3577張。
體育事業穩步發展。年末全縣共有體育場地1551個,其中體育館1座,運動場514個,游泳池11個,各種訓練房105個。全年開展全民健身項目22項次, 新建農民體育健身工程的行政村15個。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年末,全縣戶籍人口97.48萬人,常住人口86.85萬人,其中,城鎮人口39.82萬人,農村人口47.03萬人,城鎮化率45.85%。全年出生人口11132人,出生率11.15‰,死亡人口6227人,死亡率6.24‰,人口自然增長率4.91‰。
居民收入不斷提升。全縣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333元,增長9.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843元,增長7.8%;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435元,增長8.6%。全縣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6646元,增長10.8%。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9956元,增長9.2%;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4538元,增長9.1%。
社會保障全面發展。全縣城鎮新增就業人員8556人,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5363人,新增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626人,失業人員再就業1353人,城鎮登記失業率2.98%。年末全縣城鎮低保對象2098人、農村低保對象15947人、特困供養對象7314人。全年累計發放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資金1628.9萬元,發放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資金4638.5萬元,發放特困供養資金7916.1萬元。年末,參加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人數14596人,參加企業單位養老保險人數45157人,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人數503325人,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人數56802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數762947人,參加失業保險人數27005人,參加工傷保險人數53978人。
十二、資源、環境和安全生產
資源保護成效明顯。年末全縣耕地保有量65300公頃,基本農田面積55020公頃。全年批準建設用地121.6公頃,其中占用耕地都得到補充,實現耕地占補平衡。全年完成造林面積1267公頃,其中荒地造林面積300公頃,年末實有封山育林面積1333公頃,活立木蓄積量445.69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48.26%。
環境保護扎實推進。全年空氣質量達到優良以上標準323天,優良以上空氣質量達標率為88.5%,較上年提升5.8個百分點。湘江湘潭縣段水質穩定在三類以上。
安全生產形勢穩定。全年共發生安全生產經營性事故32起,下降49.2%;死亡23人,下降11.5%,無較大及以上生產安全事故。
注:1、本公報為初步統計數。
2、地區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計算。
- 全部留言
- /
- 評論
- 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