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湘潭縣委辦公室 湘潭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推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22—2025年)》的通知 潭縣辦〔2022〕21號
湘潭縣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www.yqfq.com.cn 發布時間:2022-09-30 10:54
各鄉鎮黨委和人民政府,縣直機關各單位,天易經開區各局室:
《推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22—2025年)》
已經縣委、縣人民政府同意,現予以印發,請認真組織實施。
中共湘潭縣委辦公室 湘潭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2年9月20日
推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22—2025年)
為全面提升縣域經濟發展活力,加快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根據《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措施〉的通知》(湘政辦發〔2020〕61號)和《湖南省農業農村廳辦公室關于轉發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推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22—2025年)〉及〈湖南省縣域經濟考核評價實施辦法(試行)〉的通知》(湘農辦發〔2022〕63號)精神,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發展目標
力爭到2025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50億元,增長率8.0%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力爭翻一番以上;地方稅收占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比重達到75%左右;規模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0%;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8.4%。全縣縣域經濟總量、產業層次、財政實力整體躍升,力爭進入全省縣域經濟十強縣行列。
二、重點工作
(一)聚焦主導產業。圍繞“一主一特一先”產業定位,重點發展食品醫藥、新材料、智能裝備制造三大主導產業,做大檳榔制品和湘蓮兩個特色產業,配套發展商貿物流、電子商務等現代服務業。實施“八大計劃”,培育一批百億級產業、十億級企業,建設一批億元級項目。推動湘蓮為主導的食品加工功能化、綠色化發展,形成“一縣一業”發展格局。建設好國家級花石湘蓮產業園、楊河循環經濟產業園、青山橋皮鞋皮具特色產業園、茶恩竹木工業園等主業突出的產業園、產業強鎮、特色小鎮,推進梅林、天馬山、碧泉潭等現代農業示范園提檔升級,新培育“一村一品”專業村20個以上。主動承接長株潭產業轉移,依靠科技賦能主導產業提質增效,大力發展數字經濟。(牽頭單位:縣發改局,責任單位:天易經開區產業發展局、縣科工局、縣市場監管局、縣商務局、縣農業農村局)
。ǘ┩怀鲋黧w培育。實施市場主體“倍增”計劃、“金芙蓉”躍升行動助力縣域經濟,促進市場主體高質量發展。持續打造“放管服”改革升級版,深入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一體化平臺建設,著力建設鄉鎮便民服務中心、村(社區)服務站點,構建縣、鄉鎮、村(社區)三級全覆蓋、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政務服務體系。優化審批流程,實施審批程序再造,推進“一站式辦理一門式服務”,全面推行“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積極構建“親清”政企關系,優化產業生態。全面落實普惠性減稅與結構性減稅舉措,降低企業社會保險費率和用能、物流等成本,繼續清理規范行政事業性收費和經營服務性收費。開展營商環境評價定量指標和定性指標公開承諾,推動建立優化營商環境“好差評”機制。聚焦重點片區精準招商,引進為產業發展配套、功能完善的高端服務業項目,著力推動總部經濟招商,提升招商引資水平。積極組織參加中博會、港洽周等重要招商活動,聚焦“三類500強”、行業前20強、央企、上市公司,實現招商引資強引進、大突破。(牽頭單位:縣發改局,責任單位:天易經開區經濟合作局、縣科工局、縣行政審批局、縣市場監管局、縣商務局、縣財政局、縣農業農村局)
(三)加快園區發展。天易經開區以創建國家級經開區和“五好”先進園區為統攬,優化空間布局,完成新一輪調區擴區工作,西南片區重點發展食品醫藥及檳榔制品產業、東城片區重點發展先進裝備制造配套產業(天易創新城)、南部片區重點發展新材料產業,大力推進紫荊湖片區開發,按照“產業規劃+專業園區+綜合服務”的發展模式,重點建設軌道交通配套產業園、食品醫藥產業園兩個示范專業園區。圍繞“一主一特一先”產業,大抓產業鏈建設,聚力補鏈延鏈強鏈,大力引進、扶持一批帶動力、聚集力強的行業龍頭企業,培育一批具有市場競爭力的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單項冠軍產品企業。強化科技創新,充分調動各類創新主體積極性,營造創新創業的濃厚氛圍,力爭在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專利申請、成果轉化、孵化器和眾創空間建設、研發投入、創新人才引進等方面取得較大突破,補齊園區科技創新短板,建設創新型園區,推動園區高質量發展。堅持“畝均論英雄”,嚴格按照省級產業園區“223”標準,強化項目投資、產值、稅收等目標約束,加大投資協議兌現力度,采取“一企一策”,有效提高企業畝均效益,對“僵尸企業”、閑置土地、低效用地企業,精準實施“清出”“騰地”“擴能”等措施進行盤活提效,確保園區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指數排名全省園區前列,力爭至2025年園區畝均稅收達到25萬元以上。至2025年,園區培育1個500億級產業、1個300億級產業、1個200億級產業。深化“一區多園”建設,帶動縣內楊河循環經濟產業園、青山皮鞋皮具特色產業園、花石湘蓮產業園、茶恩竹木工業園等鄉鎮園區發展,實現特色發展、錯位發展、共享發展。(牽頭單位:天易經開區產業發展局,責任單位:縣發改局、縣科工局、縣市場監管局、縣商務局、縣農業農村局)
。ㄋ模┐龠M城鄉融合。全力推動長株潭一體化都市圈建設,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和品質。積極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新型城鎮化建設工作。推動實施“以縣帶鎮、輻射村莊、整體發展”戰略,打造漣水城鄉融合發展走廊。串聯楊河新城、花石湘蓮小鎮、天下隱山湖湘文化原生態旅游區、湘潭齊白石藝術村、彭總故里國防教育示范基地,采取“鄉鎮帶村、組團發展”的模式,打造涓水城鄉融合發展走廊。串聯碧泉潭及碧泉現代農業示范園,推動向東渠綜合整治,構建城鄉一體化發展新格局。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加快建立以村為主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網格化自治模式。持續推進農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治理和農村改廁。加速城鄉設施聯動發展,推進污水垃圾收集處理城鄉統籌、冷鏈物流城鄉聯結、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發展、城鄉公共服務設施一體化布局,加快實現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牽頭單位:縣發改局,責任單位:天易經開區產業發展局、縣科工局、縣市場監管局、縣商務局、縣農業農村局、縣文旅廣體局、縣住建局、市生態環境局縣分局、縣鄉村振興事務中心)
(五)聚力要素配置。著力消除阻礙城鄉要素自由流動和平等交換的體制機制弊端,推動人才、土地、資金等要素雙向流動和均衡合理配置。完善城市人才入鄉激勵機制、科技成果入鄉轉化機制、工商資本入鄉促進機制,加快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繼續發揮潭商大會、湘商大會等湘商平臺的橋梁紐帶作用,鼓勵湘商回鄉興業。創新重點領域投融資機制,優化民間投資服務,有效撬動社會資本參與建設。加大科技副鄉鎮長、科技特派員選派支持力度。完善人才合作模式,建立與高校或科研院所戰略合作機制,支持“人才飛地”,從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定期選拔優秀干部到縣內工業園區、鄉村振興示范村、企業掛職或任職。進一步盤活閑置土地,提高現有建設用地利用率,確保重點建設項目的用地需要。建立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制度,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和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進程。吸引人才返鄉就業創業,與鄉村振興戰略相結合,大力開展“湘潭是個好地方,就業不用去遠方”宣傳推介活動。支持各類專業人才、返鄉農民工、復員退伍軍人、社會鄉賢回鄉創業就業,在創業就業補貼、創業擔保貸款、土地電力使用等方面給予政策傾斜。(牽頭單位:縣發改局,責任單位:縣委組織部、縣財政局、縣政府金融辦、縣人社局、縣自然資源局、縣商務局、縣科工局、縣農業農村局)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縣委縣域經濟工作領導小組,由縣委書記,縣委副書記、縣人民政府縣長任組長,縣委副書記任常務副組長(詳見附件),加強對全縣經濟發展工作的統籌協調和支持指導。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地點設在縣農業農村局,由縣農業農村局局長兼任辦公室主任,縣發改局、縣農業農村局、縣統計局分管負責人任辦公室副主任。各牽頭單位要緊盯主要目標,進一步完善細化政策措施,把工作具體化、細節化、項目化、任務化,做到分工明確,任務細分,責任落實,統籌推進,確保政策落地見效。相關責任單位要鉆研、弄懂、吃透國省市有關政策和措施,加強與省、市對口部門的匯報銜接,爭取上級政策、項目和資金的支持。
(二)優化營商環境。不斷深化擴權強縣改革,推進經濟社會管理權限下放。持續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著力解決群眾最反感、市場主體最困擾、制約發展最突出的問題。著力打造高效透明的政務環境、公平正義的法治環境、誠信守約的人文環境和綠水青山的生態環境,嚴肅查處損害縣域發展環境的人和事,以好作風、好環境促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三)濃厚發展氛圍。廣泛宣傳發動,通過報紙上“刊”,電視上“播”,網絡上“載”,微信上“傳”,集鎮上“掛”等方式,不斷豐富宣傳手段,營造濃厚的發展氛圍。縣融媒體中心要將縣域經濟納入重點宣傳范圍,每年組織一次專題系列報道,總結推介一批經驗做法和典型范例,形成全縣縣域經濟發展“比學超趕”、社會各界和人民群眾廣泛參與的新格局。
。ㄋ模⿵娀己思。樹立正確政績觀,建立健全督查考評機制和激勵機制,激勵各部門單位擔當作為、爭先創優。加強對縣域經濟各項指標的監測、分析,針對薄弱環節,及時提出改進措施,確保進入省、市先進行列。將縣域經濟發展情況納入各部門單位和鄉鎮績效考核范圍,對年度考核排名靠后的單位在績效考核中予以扣分。

- 全部留言
- /
- 評論
- 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