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湘潭縣委 湘潭縣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湘潭縣產業強縣“百十億”工程 實施方案(2022—2025年)》的通知 潭縣發〔2022〕9號
湘潭縣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www.yqfq.com.cn 發布時間:2022-04-20 15:37
各鄉鎮黨委和人民政府,縣直機關各單位,天易經開區各局室:
現將《湘潭縣產業強縣“百十億”工程實施方案(2022—2025年)》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中共湘潭縣委
湘潭縣人民政府
2022年4月6日
湘潭縣產業強縣“百十億”工程實施方案(2022—2025年)
為大力推動產業強縣“百十億”工程,培育一批百億級產業、十億級企業,建設一批億元級項目,全面促進產業發展,根據《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大力推進產業發展“萬千百”工程實施方案〉的通知》(湘政辦發〔2022〕4號)、《中共湘潭市委湘潭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湘潭市產業強市“千百十”工程實施方案(2022—2025年)〉的通知》(潭市發〔2022〕6號)精神,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全面落實“三高四新”戰略定位和使命任務,瞄準“六新”目標,以“五好”園區建設為載體,緊扣“三提一領”目標,扎實推進“強工興農”舉措,提高全要素生產率,聚焦集約集群、“專精特新”,培育發展新動能,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加快形成產業—科技—金融高水平循環,闖出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實現產業興縣、產業強縣的新跨越。
二、基本原則
——政府引導、市場主導。發揮政府在戰略引領、政策引導等方面的作用,堅持市場的資源配置決定性作用和企業的市場主體作用,促進政府和市場力量有機結合,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統籌謀劃、重點突破。以產業發展縣級“百十億”工程統籌推進一、二、三產業發展,力爭在產業集群發展、企業集聚提升、項目集中建設方面取得突破。
——創新驅動、綠色發展。發揮湘潭科教資源優勢和發展平臺優勢,完善創新制度環境,全面推進產業綠色、低碳發展,實現經濟從外延式擴張向內涵式發展轉變。
——壯大龍頭、培育鏈條。突出龍頭企業牽引、鏈條集群帶動,采取更加精細精準的補鏈延鏈強鏈措施,促進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鏈深度融合,推進產業朝著更優更強轉型升級。
三、發展目標
到2025年,力爭培育2個100億級產業;重點引進培育3家以上50億級企業、6家20億級企業、20家10億級企業;力爭1—2個50億級項目落地,實施10個10億級以上的項目,80個億元以上項目 。
到2025年,制造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穩定在43%以上,規模工業企業力爭達到420家以上,規模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速10%,高新技術企業個數力爭達到180家,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投入占GDP比重力爭達到2.2%,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總產值占工業總產值比重力爭達到26 %,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30%以上。制造業的稅收貢獻持續提升,全縣經濟發展動能轉換取得重大進展。
四、主要任務
通過實施“八大計劃”,確保實現產業強縣“百十億”工程目標任務。
1.實施優勢產業鏈“強鏈”計劃。圍繞生態綠色食品及檳榔制品和高端裝備制造2條優勢產業鏈,狠抓補鏈延鏈強鏈。力爭通過地方立法確定檳榔“地方特色產品”的定位,助推檳榔企業開發高附加值的產品,為檳榔產業鏈提供新的增長動能;做大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鏈龍頭企業,做強優勢產品,做精做優中小微企業,推動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著力引育一批品牌知名、主業突出、核心競爭力強、帶動作用強的生態綠色食品企業。到2025年,力爭培育高端裝備制造、生態綠色食品及檳榔制品2個100億級產業鏈,培育新材料、電子信息和新一代信息技術、文體旅游休閑、現代商務及物流4個50億級產業鏈。(牽頭單位:縣科工局、縣發改局)
2.實施園區提質增效“升級”計劃。對標“五好”園區創建要求,科學謀劃產業定位,天易經開區打造“一主一特”產業,建設一批鄉鎮特色園區。天易經開區要聚焦土地節約利用,扎實開展入園協議清理,強化轄區內企業運行監測和招商引資項目評估,對低效產能企業、閑置用地,按照“一企一策”“一事一策”的原則,精準實施“清出”“ 騰地”“擴能”等措施進行盤活提效。到2025年,力爭實現省級園區畝均稅收達到25萬元以上,園區規模企業工業增加值占全縣比重達80%以上,打造1個千億級園區。(牽頭單位:天易經開區經濟發展局、縣發改局)
3.實施市場主體“倍增”計劃。持續深化壓縮企業開辦時間,不斷提升企業開辦便利度;以擴大市場主體總量和提升發展質量為目標,保護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建立就業供需對接常態化機制。加大政策扶持,從“培育”上下功夫;擴大招商引資,從“招引”上下功夫;推進鄉村振興,從“催生”上下功夫;優化服務供給,從“挖潛”上下功夫;開展清理整頓,從“規范”上下功夫。力爭每年新增市場主體6000戶以上,形成量質齊升發展格局。(牽頭單位:縣市場監管局)
4.實施規工企業“擴張”計劃。建立“小升規”重點企業培育庫,積極引導小微工業企業“小升規”;全力促進新建工業重點項目盡快投產達效,實現“入規”;加大對新增規模工業企業和重點培育企業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強跟蹤服務,努力穩定存量企業,降低退庫企業數量。力爭每年凈增規模工業企業25家以上。(牽頭單位:縣科工局、天易經開區經濟發展局)
5.實施“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裂變”計劃。著力培育一批專注細分市場、聚焦主業、創新能力強、成長性好、具有湘潭縣產業特色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以及國家、省、市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制造業單項冠軍產品企業,加快推動湘潭縣工業高質量發展。到2025年,力爭新增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4家以上、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5家以上、市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20家以上、省級以上制造業單項冠軍產品企業實現“零突破”。(牽頭單位:縣科工局、天易經開區經濟發展局)
6.實施10億級企業“聚變”計劃。建立10億級企業重點培育名錄,會同企業共同制定“一企一策”培育壯大計劃,推動50億級企業、20億級企業、10億級企業梯次培育、滾動發展。鞏固提升現有10億級企業,扶持壯大潛力10億級企業,把10億級企業數量做大、質量做優。(牽頭單位:縣科工局、天易經開區經濟發展局)
7.實施企業上市“金芙蓉”躍升計劃。全面落實全省企業上市“金芙蓉”躍升行動計劃,搶抓全面注冊制改革機遇,著力構建“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股改掛牌企業—輔導上市企業”梯度培養體系,深入推進“專精特新”企業三年“啟航”計劃,積極實施企業上市“四個一”工作機制。到2025年,全縣上市企業實現零的突破,完成首家企業上市融資,助推縣域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牽頭單位:縣政府金融辦)
8.實施助企“紓困增效”專項幫扶計劃。深入開展“紓困增效”專項幫扶行動,按照精準識別、精準施策的要求,壓實責任,努力幫助企業解決一批“急難愁盼”問題;落實國家新的組合式減稅降費政策,進一步提振企業發展信心;加強生產要素保障,加快優化營商環境,加大企業人才培養支持力度,綜合施策,切實為企業紓困解難。(牽頭單位:縣科工局、縣優化營商環境協調事務中心、天易經開區經濟發展局)
五、工作舉措
把抓落實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全縣各級各部門主要負責人親自抓,帶頭干,重點解決六個方面的問題。
1.突出抓精準招商。堅持抓“兩頭”,促“中間”,既注重招大引強,又注重市場主體培育。堅持以商招商和產業鏈招商,探索“資本招商+綜合金融服務”等新模式,既抓增量更重存量,真正引進適合湘潭縣發展的、與湘潭縣產業高度匹配的大項目、好項目。全力協調招商項目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盡早形成實物工作量,全面提升資金到位率。(牽頭單位:縣商務局、天易經開區招商和商務局)
2.突出抓科技創新。深化產學研合作,推動企業與高校、科研機構深度合作;深入落實全省高新技術企業“增量提質”行動,鼓勵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和科技創新,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加大成果轉化支持力度,讓更多成果走向市場,促進科研、創新出實效。(牽頭單位:縣科工局)
3.突出抓金融服務。每年組織召開4次以上政銀企對接活動,抓好“增量、降價、提質、擴面”工作,增加普惠金融規模,擴大首貸、續貸、信用貸、政策性擔保。加強與人民銀行市中支、市銀保監分局對接,督促縣域銀行金融機構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提高融資服務質量,引導金融資本更多投入實體經濟和中小微企業。加強縣域資本市場培育,每年組織1場以上(預)路演、資本市場政策培訓等活動,積極與湖南股權交易所及相關中介機構、投資機構開展戰略合作;鼓勵已上湖南省科技創新專板企業開展并購重組,帶動產業鏈發展;加快國有企業債券發行,優化資金供給,發揮政府基金引導作用,帶動民營投資機構投向優質企業和項目,提升股權投資率。(牽頭單位:縣政府金融辦)
4.突出抓爭資爭項。加強對國家、省政策的精準研究和把握,緊跟國家政策和投資動向,超前謀劃項目包裝、儲備、前期錄入等工作,爭取更多項目資金份額。加快已獲國省預算內資金、專項債券資金支持的項目資金撥付和建設進度,切實提高項目開工率、投資完成率、資金到位率、資金支付使用率。(牽頭單位:縣發改局、縣財政局)
5.突出抓環境優化。不斷完善工作機制,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努力構建“親清”政商關系;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動“一件事一次辦”“不見面審批”“最多跑一次”改革和審批服務“四減”(減材料、減時間、減程序、減跑動)落地落實。堅持縣級領導、縣直機關單位和鄉鎮黨政主要負責人深入聯點精準幫扶,切實提升“最后一公里”的滿意率。(牽頭單位:縣行政審批局、縣優化營商環境協調事務中心)
6.突出抓人才引進。強化中小企業人才支持,落實《湘潭縣人才引進實施辦法》和《湘潭縣落實強化企業招工服務工作方案》,定期舉辦各類綜合和專業現場招聘會,加快建立人力資源供需情況數據庫,利用與各勞動力輸出地建立互助協作信息平臺等方式搭建勞資雙方供需平臺,切實解決好企業招工難、用工荒問題;加強職業培訓和再就業培訓,滿足日益加快的產業升級對技能型勞動力的需要;協助企業解決好人才安置落戶、隨工子女入學、社保手續辦理等問題。(牽頭單位:縣委組織部、縣人社局、縣教育局)
六、組織保障
1.加強組織領導。成立湘潭縣產業強縣“百十億”工程工作領導小組,實行縣委書記和縣長“雙組長”制(詳見附件1)。縣直相關單位、各鄉鎮人民政府、天易經開區經濟發展局按照屬地原則推進落實各項工作任務。各相關單位應根據職能職責,全力配合牽頭單位開展各項工作。領導小組實行“周會商、旬調度、月分析、季考核、半年述職”工作機制,牽頭單位每周召集相關單位會商,分管科技和工業信息化工作的副縣長每旬調度工程推進情況,縣長每月進行分析講評,縣委書記每季度組織產業項目觀摩并考核講評。
2.加大要素保障。充分發揮縣自然資源局、縣政府金融辦和縣蓮鄉融資擔保有限公司服務職能作用,優先保障產業強縣“百十億”工程重點產業、土地、企業和項目的資金等要素需求。縣財政每年在縣高質量發展專項資金中對產業鏈建設、企業轉型升級、技術改造、智能化改造、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規工企業、企業股改、掛牌上市等方面加大獎補支持力度;縣財政每季度對惠企政策資金兌現情況開展全面清理和整改,對暫未兌現的,明確時限分批分步驟堅決兌現到位。
3.嚴格督查考核。產業強縣“百十億”工程納入縣委、縣人民政府重點督查、全縣績效考核評價重要事項,考評結果與領導班子考核、干部提拔重用等掛鉤。產業強縣“百十億”工程推進過程中企業的貢獻度作為企業評先評優、政策支持等方面的重要依據。
4.營造濃厚氛圍。強化宣傳引導,大力宣傳推介 “百十億”工程中探索出的好經驗好做法和涌現出來的先進典型,在全縣形成推動產業發展、建設現代化新蓮鄉的良好氛圍。
本實施方案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 全部留言
- /
- 評論
- 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