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縣“春靜模式”在全市推廣
湘潭縣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www.yqfq.com.cn 發布時間:2024-06-24 15:28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國家糧食安全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牢牢扛穩糧食生產政治責任,進一步推進我市糧食生產規模化經營水平,圓滿完成全年糧食生產目標任務,3月28日,落實“群眾敢首創”要求 推廣“春靜模式”暨全市糧食安全工作會議現場觀摩活動在湘潭縣排頭鄉春靜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舉行,副市長陳愛民、副縣長馮傳強以及有關市直單位、各縣市區鄉鎮黨委主要負責人、種糧大戶100余人參加。

觀摩現場

100余人參加觀摩活動

育秧設備

育秧大棚

綠油油的秧苗
在該合作社的集中智能化育秧中心,循環運動式育秧育苗機正“火力全開”,浸種催芽、擺盤、撒土、播種、覆土、消毒、上架、循環式澆水等步驟一氣呵成,省時又省力。寬敞大氣的育秧大棚里,一排排從育秧工廠出來的秧盤擺放整齊,經過15-20天的煉苗階段,育秧成功完成后即可運送到田間進行機插。觀摩中,與會人員邊走邊看,認真查看了育秧各個環節,不時拿出手機拍照,并對該育秧模式給予了充分肯定。
陳愛民指出,全市當前已進入春耕生產的關鍵時期,農業農村部門要把穩定糧食生產作為“三農”工作的首要任務,千方百計穩定糧食播種面積,推廣先進適用的農機裝備與技術,加快補齊農機作業基礎設施短板,切實提升農業智能化、科學化、集約化水平,全力做好春耕生產保障,為新一年的豐產增收打下堅實基礎。
據悉,湘潭縣春靜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作為全市流轉面積最多、輻射影響最廣、帶動群眾最多的一家國家級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探索“六統四定”統分結合管理模式、“十代”農業社會化服務和“投貸聯動”丘陵區高標準農田建設模式的“春靜模式”。耕地流轉面積從2010年的400畝發展到如今的8794畝,帶動350戶種糧大戶參與高檔優質稻種植,吸收4個鄉鎮19個村78個村民小組4000農戶入社,入社耕地服務面積達5萬余畝。
當天,與會人員還集中觀摩了“投貸聯動”高標準農田建設、機插機拋和早稻集中育秧等。
- 全部留言
- /
- 評論
- 有用()